中钢协:钢材价格逐步回升 总体水平低于去年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钢材价格逐步回升,总体水平低于去年。据钢协监测,9月末,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为105.99点,同比下降0.09%。其中,长材指数为108.74点,同比下降2.76%;板材指数为105.50点,同比上升3.19%。1-9月份,钢材平均价格指数为10.44点,同比下降5.66%。从分月情况看,4月份起,钢材价格呈逐月回升走势。
延伸阅读:
中钢协:需求快速回升 今年中国粗钢连续4个月净进口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姜维24日在北京透露,折算后,今年中国粗钢已连续4个月净进口,钢铁业成为经济复苏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今年1-9月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由负转正”增长0.7%,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复苏。姜维当日在2020中国钢铁高质量发展标准化论坛上指出,钢铁业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姜维透露,1-9月份,中国粗钢产量7.8亿吨,同比增长4.5%。钢材进口1507万吨,同比增长72.2%。钢材出口4039万吨,同比下降19.6%。钢坯进口1417万吨,同比增长934%。折算后,粗钢连续4个月净进口。
业内分析称,这一现象在过去11年来首次出现,中国重新成为钢材净进口国。其背后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经济率先从疫情中复苏,钢材以及铁矿石需求快速回升。姜维指出,中国钢铁需求的超预期复苏,也有力支撑了世界钢铁市场的正常运转和产业链的完整性。
国际标准化组织原主席张晓刚在此间表示,目前中国已有能力生产绝大多数的钢材,这与过去已经大为不同。比如:25年前,汽车钢板的标准,对中国钢铁企业来说就是技术壁垒。但是10年之后,中国优秀的钢铁企业基本上都可以生产能满足奔驰、宝马、奥迪等知名车企需要的汽车钢板。
不过,张晓刚说,在一些关键核心的部件上,包括高档模具钢,航天航空领域用的一些关键零部件的所用的钢材,中国还需要依赖进口。这是中国作为世界钢铁第一大国的潜在的风险和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
“什么时候中国能培养出一批能站在全球产业链顶端的世界一流企业,才是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转型成功的标志。”张晓刚认为,这样的企业需要具备几个特点,包括能引领全球的科技和管理创新,能在全球规则制定当中、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以及在承担全球社会责任当中起到引领作用。(来源:中国新闻网)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来源: 界面新闻
声明:此内容仅为传播更多资讯,如有侵权请联系微财经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 原油交易提醒:OPEC+大会来袭 有望推迟增产 油价盼走出横盘
- 期市午盘:商品期货多数飘绿 郑煤放量下跌
- 机构:前期登上“宇宙之颠”的油脂家族 现在怎么样了?
- 美国两大佬力挺9080亿美元援助计划 美联储呼吁更多刺激!金价或能延续反弹
- 黄金交易提醒:ADP数据惨淡 民主党刺激计划谈判首次让步 黄金见底?关注1850强阻力
- 投资风向标:沥青期货大涨!跟着油价走?后市如何?快看机构最新观点
- 新一轮牛市悄然开始?机构:黄金的大跌或已结束 明年金价将突破2000美元
- 美联储褐皮书:经济温和扩张 部分地区增速放缓
- 技术解盘20201203:菜籽下破阻力较大 菜油有回调的需求
- 技术解盘20201203:苹果价格寻底 橡胶均线转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