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USDA月报解读及供需分析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USDA月报及对最新十一月报告进行了解读,然后对国内豆粕供需做了扼要分析。
一、简介
美国农业部月度报告原名叫世界农业供需预估(The World Agricultural Supply and Demand Estimates ,WASDE),报告为月度报告,在每月的10-13号发布,由美国农业部主要部门的分析师将来自于国内外的数据源进行编辑和加工之后形成。考虑到美国大豆播种时间在5-6月份,收割时间在10-11月份,因此4-6月份的报告重点在大豆播种面积的预估,7-9月份主要关注天气状况对单产和产量的影响,10-11则主要是产量的丰产或欠收的相对定性的预估,当然对于产量的预估会一直持续到下一年度,期间USDA会不断地对产量进行重新估计和调整。
由于数据来源广泛(包括美国驻外农业机构及附属部门、国外官方的数据、卫星地图及气象数据等)、数据形成相对合理(以多部门专家组成的跨部门商品评估委员会以会议形式形成),同时数据预测有多种模型并根据新的信息不断加以及时更新调整(更新时效较快),因此USDA月度报告市场及研发人员的参考价值较大。
二、十一月报告
USDA报告涵盖诸多农产品,比如棉花、白糖、玉米、小麦、油料等,对豆类,我们主要看其中的表15(美国国内大豆供需平衡表)和表28(世界大豆供需平衡表)。如最新的USDA十一月份月度报告的表15和表28如下。



三、解读
十一月报最大的亮点是美国大豆单产和产量及期末库存的下调,单产从十月预估的51.9蒲/英亩下调至50.7蒲/英亩,产量从42.68亿蒲下调至41.7亿蒲,或从1.1615亿吨下调至1.135亿吨,下调了265万吨,期末库存也从2.9亿蒲(790万吨)下调至1.9亿蒲(517万吨)的低水平,大体上回到了2015/16年之前的低水平。

另外两项影响期末库存的国内压榨(美国国内)和出口均和十月预估保持一致,依旧分别为21.8亿蒲(5933万吨)和22亿蒲(5987万吨)。其中,美国国内压榨一项还存在后期增加的可能,毕竟据NOPA数据,10月美国内大豆压榨量创历史记录的1.85245亿蒲,上月为1.61492亿蒲,去年同期为1.75397亿蒲,同时也刷新了2020年3月份1.81374亿蒲的次高记录。而出口数据存在一些变数,因为今年下半年中国加快大豆进口步伐,导致港口大豆库存处于历年高位,同时豆粕库存也处于高位,目前无法确定的一点是是否下游豆粕需求确实得到了快速恢复,还是中间贸易商及终端库存的囤货增加所致。
世界方面,和十月预估相比,产量从3.6847亿吨下调至3.6264亿吨,下调了583万吨,主要是美国产量的下调,以及阿根廷产量的下调(从5350万吨下调了250万吨至5100万吨);期末库存从8870万吨下调118万吨至8652万吨,其中中国库存预估从2566万吨增加至2680万吨,增加了114万吨),某种程度上也反应库存从国外(美国)到国内的转移。
四、国内豆粕供需
1、进口大豆供应
根据USDA十一月报告,中国2020/2021年度(10月-9月)大豆进口量预估1亿吨,相比,2018/2019年度的大豆进口量为8254万吨;另外据天下粮仓,11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预期914.9万吨,12月预估910万吨,年前大豆供应总体充足。
实际上,由于下半年进口大豆的加速,导致了进口大豆库存的快速攀升,沿海主要地区油厂进口大豆周度结转库存上升至2018年以外的次高水平如下图2,显示总体供应充裕。
另外,对比2018年和今年的情况,还可发现下游需求的恢复轨迹,毕竟从供应上看,2018年进口大豆数量仅为8254万吨,比今年少了1746万吨,2018年的高库存主要是因非洲猪瘟引起的下游需求大幅萎缩,在今年创历史记录的进口量面前,唯有下游需求的恢复才减缓了库存的累积,当然创纪录的进口量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库存水平同比高位。
2、豆粕库存状况
其次,天量大豆进口所带来的效应也反应在豆粕方面,即豆粕库存的同样历史高位,如图3所示。


不过,考虑到下半年大部分时间超过200万吨的周大豆压榨量所带来的豆粕供应,当前库存水平似乎也并不算太高。这也间接反应了下游豆粕需求的增长,尽管还不确定增长的长期持续性。
下图4是主要饲料企业产量的走势,11月份,饲料产量延续了之前的增长态势,
其中,饲料总产量1191.15万吨,环比增长0.71%,同比增长30.61%,猪饲料562.82万吨,环比继续增长4.53%,同比大增62.53%,禽饲料473.77万吨,环比下滑1.55%,同比增加7.20%,水产饲料117.97万吨,进入淡季环比下滑7.53%,但同比增长20.96%。

五、小结
综上,大致可得到以下几点判断:
1、美豆需求旺盛,十一月报告期末库存大幅下调引发供应忧虑,但某种程度上是美国大豆库存到中国的转移;
2、国内进口大豆即豆粕供应充裕,库存处于历年高位;
3、豆粕下游需求增长存在,但增速不及大豆进口;
因此,当前期价上涨持续性有待验证,操作上建议谨慎多头思路。
(文章来源:弘业期货)
来源: 弘业期货
声明:此内容仅为传播更多资讯,如有侵权请联系微财经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 原油交易提醒:OPEC+大会来袭 有望推迟增产 油价盼走出横盘
- 期市午盘:商品期货多数飘绿 郑煤放量下跌
- 机构:前期登上“宇宙之颠”的油脂家族 现在怎么样了?
- 美国两大佬力挺9080亿美元援助计划 美联储呼吁更多刺激!金价或能延续反弹
- 黄金交易提醒:ADP数据惨淡 民主党刺激计划谈判首次让步 黄金见底?关注1850强阻力
- 投资风向标:沥青期货大涨!跟着油价走?后市如何?快看机构最新观点
- 新一轮牛市悄然开始?机构:黄金的大跌或已结束 明年金价将突破2000美元
- 美联储褐皮书:经济温和扩张 部分地区增速放缓
- 技术解盘20201203:菜籽下破阻力较大 菜油有回调的需求
- 技术解盘20201203:苹果价格寻底 橡胶均线转多